生命之道

《雅各书》简介及第一章释经讲章

《雅各书》简介

 

一、本书的作者和受书人

       1、本书作者

根据本书开头,本书的作者是雅各。但在主的门徒中有三个雅各:

       (1)西庇太的儿子雅各,就是约翰的哥哥,是十二个门徒中首先殉道的(见马太福音10:2、使徒行传12:1-2);

2)亚勒腓的儿子雅各(见马太福音10:3),也是十二个使徒之一;

       (3)主的肉身兄弟雅各(见加拉太书1:19)。

       那么,这三个雅各中谁是写本书的人呢?

       三个雅各,其中约翰的哥哥雅各和主耶稣的肉身弟弟雅各较为著名。当然主耶稣的弟弟雅各最为著名。

       主耶稣在世的时候,耶稣的肉身弟弟雅各和犹大都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,认为他好出风头(见约翰福音7:3-5),而且是癫狂了(见马可福音3:21,31-33)。但在主耶稣死而复活并向他们显现以后,他们就信了主。之后,雅各更是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(见使徒行传15:12-19、加拉太书2:9)。

有人认为本书是亚勒菲的儿子、使徒雅各所写,但更多的人认为是耶稣的肉身弟弟雅各所写。

     保罗悔改后曾到耶路撒冷会过他(见加拉太书1:19),后来为着外邦信徒应否受割礼的事到耶路撒冷时,也曾受到他和众长老的接待(见使徒行传15:4),彼得在从监狱中得释放后,也向他报告过(见使徒行传12:17)。

       据教会相传,雅各也是殉道而死。那时正是保罗上诉凯撒后被带往罗马的时候,那些计划谋杀保罗的人(见使徒行传23:12)在失败之余,便向耶路撒冷教会泄愤,借着大祭司和犹太官长,要求雅各否认基督,结果他拒绝了,也因此被逼上殿顶,被他们从殿顶推下,又被他们用石头打成重伤,他仍跪地求神赦免迫害者,最后又被他们用木棍打死。那年是主后(公元)62年。

      2、本书受书人

      根据本书一章一节,本书的受书人是“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”,指居住于巴勒斯坦地区以外的犹太基督徒。

二、本书的写作时地

本书应该是在耶路撒冷写的。根据本书一章一节“……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的安”,暗示写书的人是在耶路撒冷,而且雅各是在耶路撒冷教会受试炼时留守在那里的柱石。这样,本书写于耶路撒冷是很自然的。

但本书在什么时候写的呢?

       有人以为,本书是为着当时一般人对于保罗书信所讲因信称义的道理有偏误,因而提出来的更正,所以他们认为本书是写在主后(公元)六十年以后。

       但大多数人认为,本书写作的时间在主后五十年或更早。虽然本书写作的准确时间很难确定,但可以肯定的是:本书写作时间应是在耶路撒冷教会受过大逼迫,并雅各作了教会柱石,使徒雅各被杀(见使徒行传12:2),保罗也开始奉差派作开荒布道的工作之后;又是在雅各与保罗行相交之礼(主后50年)之前。

三、本书写作的原因和目的

       本书完全没有讲解关乎基督怎样降生、受死、复活等救恩的基本要道,但关于将来的审判和主的再来,却稍微提到,所以我们不妨假定:本书的受书人,对这些基本的要道都是已经没有疑问的了,他们的问题不在于对救恩有什么怀疑,而是在于对这因信而领受的救恩怎样应用在生活上,有些错误的见解。所以,本书的目的是要改正这种错误,并给予正确的指导。

       当时散住十二个支派当中的犹太信徒,他们在信仰上有一种危险的观念,就是以为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恩典,因此只要有信心就够了,不必有好的行为。由于刚刚从律法下脱离出来,实在很容易走上另一极端,误解了真信心的意义,以致他们中间好些人听道而不行道,富足的轻看贫穷的,或是好自夸、争作师傅、言语不谨慎、贪爱世俗;更有的还落在苦难当中,或是在信仰上受到考验。所以,他们无论在生活、行为、信仰上,各方面都非常需要真理的指引。本着这样的宗旨,雅各指出那些以为有了信心可以不必有行为之人的错误,为他们讲明真信心,是必有行为的信心,又极力劝勉信徒在试炼中要靠主得胜,在苦难中要喜乐。

四、本书的主题

       本书注重“信心”与“行为”的并行,多讲到信徒该有的善行,提到得救是本乎神的恩,也由于人的信。但是称义固然因着信,这“信”却是必然表现于行为的信。实际上,这不是说人得救是因信心加上行为,而是说人得救是因着有行为的信心。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《雅各书》第一章释经讲章

 

一、试炼和试探(1—18节)

       雅各书 1:1—18  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的安。2  我的弟兄们,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,都要以为大喜乐;3  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,就生忍耐。4  但忍耐也当成功,使你们成全完备,毫无缺欠。5 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,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、也不斥责人的神,主就必赐给他。6  只要凭着信心求,一点不疑惑;因为那疑惑的人,就象海中的波浪,被风吹动翻腾。7  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。8  心怀二意的人,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。9  卑微的弟兄升高,就该喜乐;10 富足的降卑,也该如此。因为他必要过去,如同草上的花一样,11 太阳出来,热风刮起,草就枯干,花也调谢,美容就消没了;那富足的人,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。12 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,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,必得生命的冠冕,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。13 人被试探,不可说:“我是被神试探”;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,他也不试探人。14 但各人被试探,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。15 私欲既怀了胎,就生出罪来;罪既长成,就生出死来。16 我亲爱的弟兄们,不要看错了。17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,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,在他并没有改变,也没有转动的影儿。18 他按自己的旨意,用真道生了我们,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象初熟的果子。

      1、引言(1节)

      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,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(指以色列的众支派,这里指犹太基督徒)的安。

      2、试练的益处(2—12节)

      我的弟兄们,你们落在百般(即各种各样)试炼(即试验、考验、测验、证实。指为了试验并成全我们而临到我们的苦难)中,都要以为大喜乐(原文的意思是除了喜乐以外没有别的感觉);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(指通过考验),就生忍耐(指积极应对、胜过困境的能力,而不是消极忍受)。但忍耐也当成功(成功,原文为完全。忍耐成功,就是忍耐到底的意思),使你们成全完备(指生命成熟、完美无瑕),毫无缺欠(即无可挑剔)。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(智慧,是以实用为本的美德,指内在的洞察力,即能够洞悉神的旨意并将之应用到生活当中的能力。智慧与知识有关,但不同于知识,比知识更胜一筹)的,就当求那厚赐(指慷慨,毫不吝惜)与众人(说明不偏待人)、也不斥责人(指不会因为我们求他或求多了而斥责我们)的神(也说明了神是智慧的源头),主就必赐给他(说明神喜悦我们向他求)。只要凭着信心求(原文为“在信心里求”,指对神有完全的信心),一点也不疑惑(这是向神求智慧的唯一条件);因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,被风吹动翻腾(形容人的心思意念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,就像海浪一样变化无常)。这样的人(指那疑惑的人)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。心怀二意(原文为“两个魂”,指心意不定)的人,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(即不确定、无方向)

卑微(指贫穷没有地位)的弟兄升高(指拥有财富和地位),就该喜乐(说明基督徒拥有财富地位是可喜乐的事);富足(指拥有财富和地位)的降卑(即失去原有的财富地位),也该如此(说明一切都是神的安排,都有神的美意)。因为他(指富足的人和他的财富地位)必要过去,如同草上的花一样(虽然美丽但终必衰败,归于无有,短暂而不能永恒),太阳出来,热风(指巴勒斯坦地区来自沙漠的东南风,其炎热程度,能让花草在一日之间枯萎)刮起,草就枯干(比喻生命无常),花也凋谢(比喻今生事物不能永存),美容(指虚无的荣耀)就消没了;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。忍受试探(试探,原文和试炼是同一个词,应当被翻译为试炼,是正确的。忍受试炼,是指在试炼中站立得稳,经过试验以后,仍能保存信心)的人是有福的,因为他经过试验(通过考验被证明合格)以后,必得生命的冠冕(指神的奖赏),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(指在试炼中得胜、忍耐到底的人)的。

       3、认识试探(13—18节)

      人被试探(试探,指引诱人犯罪或导向邪恶),不可说:我是被神试探(即怪罪于神);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(即神不可能被试探去行恶事),他也不试探人(神也不会用恶去试探人)。但各人被试探,乃是被自己的私欲(原文为“欲望”、“欲念”,指不正当的、不讨神喜悦的欲望、欲念)牵引(强有力地被拉走)、诱惑(即引诱迷惑)的。私欲既怀了胎(形容人被欲念控制、左右),就生出罪来;罪既长成,就生出死来(罪的结局就是死)。我亲爱的弟兄们,不要看错(原文为迷惘、走入歧途)(即不要怪罪于神)。各样美善(即美好良善)的恩赐和各样全备(指完美无缺)的赏赐都是从上头(指天上)来的,从众光之父(指神是天上众发光体的源头)那里降下来的(神是各样美善和恩典赏赐的源头),在他并没有改变(指神向人所定的旨意和一切的应许都是不改变的),也没有转动的影儿(指因转动而产生的暂时的阴影)。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(即福音的真道)生了我们,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,好像初熟的果子(指人最先蒙神救赎,万物也要得救赎。见罗马书8:19-22)

二、听道和行道(19—27节)

      雅各书1:19—27 我亲爱的弟兄们,这是你们所知道的。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,慢慢的说,慢慢的动怒,20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。21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,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,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。22 只是你们要行道,不要单单听道,自己欺哄自己。23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,就象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,24 看见,走后,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。25 惟有详细察看那全备、使自由之律法的,并且时常如此,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,乃是实在行出来,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。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,却不勒住他的舌头,反欺哄自己的心,这人的虔诚是虚的。27 在神我们的父面前,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,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,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。

       我亲爱的弟兄们,这是你们所知道的,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(指要善于聆听,包括听道和听别人说),慢慢地说(指要谨慎言语。见箴言10:19、箴言13:3),慢慢地动怒(生气发怒不一定是罪,见以弗所书4:26。自私或是没有节制的生气发怒就是罪了。见箴言16:32),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(神的义,指神的救恩和神所喜悦的善行。以上也说明,对人来说,从不生气发怒,似乎是不可能的)。所以,你们要脱去(就像脱衣服那样彻底)一切的污秽和盈余(原文为超过、过量,指各种各样)的邪恶,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(指神的话就像种子,撒在我们的心田里),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。只是你们要行道,不要单单听道,自己欺哄(即欺骗)自己。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,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,看见,走后,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(比喻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行出神的道)。惟有详细察看(指下功夫查考)那全备、使人自由之律法(指圣经的话语)的,并且时常如此,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,乃是实在行出来,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。若有人自以为虔诚(指对神忠心),却勒不住(指不能控制、管束)他的舌头(指胡言乱语或是多言多语,自以为是),反欺哄自己的心(指心口不一),这人的虔诚是虚的。在神我们的父面前,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(指纯正、真实而无欺诈的虔诚),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(指爱心,即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软弱的人),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(指圣洁的生活,即从世界分别出来,不同流合污)